熱門動態Life

2021-07-16

中華高協推動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 系列報導之二 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 正式啟動

pic pic

為了提升台灣高爾夫競爭力,追求台灣高爾夫運動發展,中華高協不斷積極地與各界溝通,並獲得總統與政府支持,自民國110 年起開始推動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,能為台灣高爾夫帶來甚麼樣的改變。

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 要擴充台灣的人才庫

「台灣選手能在美國獲得全額獎學金念大學的,此時此刻共有31位,都是高爾夫球員,這說明了我們在高爾夫還是很有機會。」

1970 年代是台灣高爾夫的巔峰期,有像謝敏男、呂良煥那樣名揚國際的選手,到80年代幾乎在亞洲也是名列前茅。進入21世紀之後,其他亞洲國家不斷積極培育高爾夫人才,而且越來越強。台灣不是沒有出色選手,我們有過世界第一的曾雅妮,也有在美國拿到美巡賽冠軍的潘政琮。不過目前亞洲地區高爾夫最強的國家,就是日本與韓國,泰國現在也有很多出色選手,台灣顯然已經有段差距。女子方面最強的沒有話說現在是韓國,日本依然也有出色的選手,台灣的話還稍微能接近一點。但為什麼現在世界高爾夫的版圖上,台灣總有逐漸被邊緣化的危機感?

自上任以來不斷尋求機會,將台灣高爾夫的實力與目前狀況,積極地向各界溝通,積極爭取推動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的中華高協理事長王政松,指出了其中的重要關鍵,那就是目前台灣青少年培訓選手的數量,跟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相比實在太少。

「透過交流得知目前亞洲各國,18歲以下的培訓選手,韓國有六千多位,日本有一萬多位,而中國大陸則有八萬個。台灣呢?我們只有三百位。」中華高協理事長王政松說。「我們要把台灣高爾夫的發展,所遇到的阻撓與困難,層層地把它找出來。不論誰當理事長都
一樣,目標都是如何才能讓台灣選手,在國際上更有競爭力?」

青少年培訓選手數量, 就是重要的指標。這也是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要達到的重要目標。王政松說:「我們現在的青少年培訓選手是300 位。不過六年之後,我們要提升的目標,就是將基層培訓選手的人數,從300 位提升到1500 位。這樣我們選材的條件才能更多更廣。到時候,我可能也離開這個位置了,但是這個底子打好了,未來八年十年,我們的人才庫才夠。」

王政松理事長在去年11月,前往晉見蔡英文總統,親自報告了推動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的規劃與目標,並獲得蔡英文總統的公開表態支持與嘉勉,同時期許能夠從今年開始推動。這個總預算達13億的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,有五項質性類別,分別是:一、深根基層高爾夫扎根;二、厚植高爾夫選手訓練機制;三、強化高爾夫國際交流;四、提升高爾夫賽事價值;五、帶動高爾夫產業發展,並區分成相對應的29項推動振興項目。

↑去年11月前往晉見蔡英文總統,王政松理事長親自報告了推動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的規劃與目標。

基層紮根需要更多溝通 啟動地方的力量加入

「如果六年振興計畫要做扎根,地方都不知道,那怎麼可能會做得好?所以說明會非常重要,不只要做說明,更要進行座談了解地方問題與需要。」

想要增加青少年培訓選手的數量,前提是必須讓更多人從小就有機會接觸高爾夫,而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的第一項就是基層扎根計畫。基層扎根主要的執行單位,就是各縣市的全國中小學。

不過首先要面對的問題,是參與的意願。在啟動基層紮根計畫的同時,如何讓各地區的學校與家長們,了解為何要推動高爾夫,能帶來什麼,以及應該怎麼做。

王政松表示要推動基層扎根,首先必須要讓家長與學校了解高爾夫,提高參與的意願。

從今年一月開始,王政松就開始四處參與各縣市教育局舉辦研討說明會,希望能在一開始就做出更好的溝通。

「我們有預算要給基層學校來發展高爾夫,但是第一個他不知道這個錢要怎麼用,也不知道要怎麼核銷。如果主管單位也沒有明確告訴他們,我們要你們做什麼,如此就很難執行。而地方實際執行時,遇到甚麼樣的困難也要說出來,大家想辦法來解決。」

另外家長們願不願意去從事高爾夫這樣的活動,也是一個問題。因此提供溝通機會的研討會非常重要,正因為不想放棄能夠多溝通的機會,因此王政松每一場研討會都親自到場說明。

王政松說:「世界上有五項最受歡迎的運動,分別是籃球、足球、棒球、網球跟高爾夫。這些都是比賽獎金非常高,也有很多電視轉播的運動。所謂的主流運動,如果拿一場LPGA 的比賽冠軍,獎金都有30萬美元。高爾夫不僅賽事獎金高、更受歡迎、同時也是產業發展得相當好的運動。讓孩子嘗試高爾夫,如果打得好可以去參加職業比賽,在相關產業像是高爾夫球場、球具製作或教學等,也有很多機會,是相當值得讓孩子投入的運動。我常常在地方的座談會跟校長還有家長說,如果一個非常有運動天分的孩子,在台灣從事哪一項運動最有機會?看看像是潘政琮的經歷也鼓舞了很多人。能獲得全額獎學金在美國念大學的台灣選手,此時此刻有31位是高爾夫球員,這說明了我們在高爾夫還是很有機會。再說如果2020 年東京奧運開打,台灣直接有資格打的高爾夫選手,男生就有一位,女生有兩位,如果到了巴黎奧運,可以再多幾位選手去打,就更有奪牌機會。在基層扎根最重要的,是我們需要跟家長還有學校校長一起來溝通。支持高爾夫,未來有機會幫忙台灣爭光的機會。就算未來沒有辦法打太好,只能留在台灣,一樣可以在台灣的高球界,不論是比賽或教學都還可以過日子。高爾夫也是產業發展相對比較好的環境。」

↑溝通一直是高爾夫六年振興計畫的重要關鍵,去年六月也透過公聽會了解各界的意見與需求。

當各地方的學校與家長有意願,政府也有預算下來,更重要的是讓地方的力量一起來投入。把各地區的高爾夫委員會找進來幫忙,地方可解決就解決,無法解決也可來高協請求協助。未來也在研擬如何設立基礎指導員的認證資格,可以讓各地方有興趣的球友來報名,如果是學生家長有興趣,來學校帶隊更好,師資可以這樣解決。甚至協調各縣市的獅子會、扶輪社這樣的社團組織來協助認領,也是一種方式。簡單講,就是能由當地的人動起來加入。

↑每一場地方座談會王政松都親自參與,為了就是把握機會,與地方說明高爾夫扎根計畫的方向。

讓未來的台灣菁英選手 培訓有更好的機會

「移地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培養過程,參加國外重要比賽,更能夠改變選手,給予選手刺激,這些對於青少年選手的發展非常有價值。」

一般的青少年培訓選手,最重要的發展時期,女生是14-16 歲,男生則可能可以延伸到18、19歲。在選手最需要成長的時候,如果沒有給他適當的養分,就沒有辦法成長。

「日韓有很多選手, 他們在15、16歲就已經參加過很多世界級的比賽,打過很多世界頂尖的球場。像是美國業餘錦標賽、美國青少年錦標賽,這種全世界最高端的比賽,我們的選手如果都沒去打過,那你怎麼知道未來要朝哪個方向去?像美國每年有五場最高等級的AJGA比賽,這些重要的比賽不去打,就不會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。如果不知道天還有那麼高,需要更努力更奮發圖強,只在台灣打到頂天,未來發展可能也會受限。」王政松表示,「我們最好的選手,到了一定階段,一定要到美國去打比賽,或是接受更高端的訓練。」

↑青少年選手到國外移地訓練,能吸取更多的知識,更要透過比賽的刺激,來做為繼續成長的養分。

選手到國外, 不僅要機票、住宿、交通,打比賽還要報名費,直接將國外的專家教練請過來不行嗎?然而,對培訓青少年選手來說,沒有出國就沒機會看到更寬更廣的競爭,也無法拓展自己的視野,對於青少年發展影響很大。再者,國外球場的變化性比台灣大很多,設計上的難度也更高,所以小朋友對球場也要能夠適應,也要知道還有哪些不足必須要學習。

「移地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培養過程,參加國外重要比賽,更能夠改變選手,給予選手刺激,這些對於青少年選手的發展非常有價值。」王政松說,「我相信我們的選手都有很好的潛力,一定給他們足夠的養分。台灣的訓練機制,不能落後人家太多。不只是要會打球,也要發展出眼界與格局,這是目前一定要做的重要目標。」

pic pic